文章來源: | 文章類型: 內容分類: |
宜良縣地處云貴高原腹地、珠江源頭,轄區面積1913平方公里,轄8個鄉鎮、街道,總人口38.5萬,是云南省會昆明市的重要功能拓展區。宜良縣是花卉苗木種植大縣,花卉苗木種植面積16萬畝,花卉企業及個人經營戶4000余戶,總產值達38億余元,年銷售額12.4億元,是與浙江蕭山、江蘇夏溪、河南鄢陵、四川溫江齊名的全國五大花卉苗木生產地之一,榮獲“中國花卉苗木之城”的榮譽稱號,被云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花卉產業重點縣”和“綠化觀賞苗木核心發展縣”。
近年來,隨著花卉苗木市場的轉型升級,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傳統的花卉苗木銷售市場受到嚴重沖擊,宜良縣委、縣政府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為契機,緊緊圍繞電子商務與花卉苗木產業深度融合的發展目標,推動特色產業利用電商轉型升級,具體做法如下:
一、組建“宜良花卉苗木園區指揮部”
為了將花卉苗木產業做大做強,宜良縣以農業、商務等為核心部門,成立了宜良花卉苗木園區指揮部,出臺系列支持花卉苗木產業轉型發展的具體政策和措施,特別是鼓勵和支持花卉苗木企業開辟電商銷售渠道,利用互聯網提質升級花卉苗木產業。宜良縣政府安排配套資金將“互聯網+創業園”打造成為電商聚集區,讓花卉苗木企業免費入駐,鼓勵企業抱團式發展、集聚式增長。同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從花卉苗木的人才培訓、物流補貼、營銷推廣等方面予以資金扶持,形成政策合力,加快線上線下融合。
二、成立行業協會,規范行業發展
為了促進花卉苗木企業抱團發展,避免惡性競爭,提升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宜良縣苗木協會應運而生。協會成立后,為了深入推進行業電商化水平,通過改良栽培基質、提升管理技術、改良電商包裝等手段,提高花卉產品的標準化、品牌化和商品化水平。利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立種植基地直播間,鼓勵會員企業利用短視頻和直播電商等新載體,推廣宜良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文化,提升花卉產品附加值。
三、借助節會宣傳宜良花卉苗木產業
宜良縣以節會品牌打造為目標,借助“百年花街節”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將端午趕花街打造成為宜良民間的傳統習俗和當地群眾廣泛參與的民俗盛會,近年每年吸引2-3千萬的省內外、海內外游客到宜良觀光游覽,特別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宜良縣借助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媒介,創新推出“網上花街節”,以網絡直播方式推介宜良花卉苗木產業,直播點擊率達10億余次,大幅提升了宜良花卉苗木產業的形象和地位。
四、鼓勵和支持網絡銷售
在宜良縣委、縣政府的扶持引導下,宜良本土的“云南樹多多苗木科技有限公司”自主開發了“樹多多”花卉苗木網絡銷售平臺,自2016年平臺上線以來,每年線上交易額達1300萬元,線下撮合交易額達1.5億元。宜良縣積極推動多肉、小盆花、鮮切花、三角梅和苗木等利用淘寶、京東、抖音直播、快手直播等平臺開展網絡交易,2020年實現線上交易額3億余元。其中,“華陌派”在淘寶、抖音等電商平臺一年的銷售額達6000余萬元,每日上千訂單。
五、發揮龍頭賦能作用,構建供應鏈支撐體系
支持花卉苗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利用電商平臺加快訂單、產能、物流、渠道等資源整合與數據共享,打通產業鏈協同的信息“堵點”,促進花卉苗木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聯動發展,打造花卉苗木產業鏈協同共贏生態體系。鼓勵和支持云南濱紛園藝(中國)有限公司、云南“為君開”花卉苗木公司等龍頭企業的賦能和帶動作用,通過制訂和完善種用標準、產品質量規范、包裝規范等花卉苗木產業規范標準,打造一條集供種、嫁接、盤扎、整形、銷售等為一體的產業鏈,形成“政府扶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發展格局。
投稿聯系人:孫鑫
電話:13811100142
郵箱:cipcszjjc@163.com
來源:數字經濟與電子商務促進處根據地方提供材料整理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類型:原創”的所有作品,其版權屬于商務部網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商務部網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類型:轉載”、“文章類型:編譯”、“文章類型:摘編”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 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并自負 法律責任。